xlin21cn (林靖深)当前离线
爱浙大爱ZJUSH
上海校友
流亡中的崛起 ———纪念浙大西迁 那些年,炮声隆隆,生死存亡;那些年,“文军长征”,西迁办学;那些年,求学报国,科学救亡! 那些年的风雨兼程,那些年的生死与共,那些年,流淌在求是人的血脉里,我们不曾遗忘! 曾记得那天,敌机肆意轰炸,炮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战火和硝烟竺可桢老校长带领大家毅然地举校迁徙,这个扭转浙大命运的决定,将求是独有的文脉保全。 曾记得那天,难民如潮的金华车站,浙大师生冻坐终夜。 冬日的严寒没有消沉意志,饥肠的辘辘也没有唤起脆弱的畏缩。 从浙西建德到江西泰和,从广西宜山到贵州遵义、湄潭两年半的时间,2600多公里的足迹! 虽烽火连天,老师们依然躬耕不辍,虽颠沛流离,同学们愈加奋发图强。 忘不了吉安、泰和的抗日活动,浙大师生与群众并肩一线;忘不了宜山空袭、痢疾蔓延,浙大师生携手同心;忘不了失去妻与子的竺校长依然坚持工作,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更忘不了在遵义、湄潭扩校扩建,浙大师生的互相勤勉。 衣食住行的窘迫算得了什么,我们以苦为乐、甘之如饴,文体活动有声有色,师生情深相濡以沫。 教育教学的困难算什么,我们论学谈道,寓教于乐。 “湄江吟社”诗词唱和,学术不断创新开拓。 湄潭七年的潜心治学,精英人才一时云集,且看那文庙边种菜的苏步青,牵羊过市的王淦昌,湄江岸上捉果蝇的谈家桢,永兴茶楼中的李政道,孜孜以求的教风学风,辉映“求是”校训,成就大学精魂!西迁的浙大,东方的剑桥我们为之骄傲它为中华民族的科教事业集聚了大批人才它为闭塞的山区传送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它更为危难中崛起的中国积蓄着力量! 漫漫西迁路,求是精神的种子播散大江南北,悠悠西迁史,求是之魂的硕果飘香中华大地。 那九年,我们铭记于心曾有那么一批教师和学生,与母校共存亡那九年,我们铭记于心求是精神永存,求是之树常青! 求是辉煌永远与浙大人同在!